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_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_在线观看欧美性爱_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

  • 
    

  • 二維碼

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

    Top
   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
   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
   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
   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
    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
     焦作晚報 “焦作+”客戶端
    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
     網上投稿 記 協(xié) 訂報服務
     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 焦作網 > 辟謠平臺 > 權威發(fā)布 > 正文

    辟謠平臺

    賬戶5天“漲”4倍,錢卻取不出!“假券商”新騙局,警惕!
    更新時間:2023-4-3 9:16:40    來源:上海證券報

     “我的積蓄全都搭進去了,還欠了一大筆債,我得挺住把欠的錢還上!痹颇鲜←惤杏绖倏h的李蘭(化名)在向記者自述經歷時幾度哽咽。今年1月,她下載了假券商APP進行投資,最后被騙了50余萬元。

      “按他的指導只漲不跌,賬戶里的錢一路上漲4倍!”李蘭記得很清楚,她從1月3日16:30開始操作,到1月7日的21:30賬戶就達到4倍的盈利,短短5天的時間里,賬戶金額超過了150萬元。

      對于很多和李蘭一樣的受害人來說,他們以為自己的資金是打入了交易平臺,可實際上,該平臺并沒有接入到真實的證券市場,資金也沒有進入正規(guī)的第三方存管銀行賬戶,而是直接轉入了騙子的私人賬戶。

      記者觀察到,在網絡的多個投訴平臺上,這類“假券商”APP平臺詐騙的相關投訴比比皆是。不法分子以團伙作案為主,精心設下連環(huán)騙局:從精準獲取投資者信息,到“李鬼”假扮券商員工、分析師吸引投資者入局,再到搭建虛假投資平臺收割投資者的血汗錢。

      業(yè)內人士認為,“假券商”型詐騙迷惑性高、隱蔽性強、涉案金額較大,不僅騙走了許多群眾的血汗錢,還擾亂了正常的投資理財秩序,建議多方合力整治“假券商”亂象。

      誘導下載假券商APP

      “他說他在券商工作,在群里把職業(yè)編號都發(fā)了出來,我去中證協(xié)官網上核對過,確實是那個編號!弊苑Q券商員工的不法分子利用公示信息博取了李蘭的信任。

      在他的指導下,李蘭掃描二維碼下載了一個交易軟件。“他們說這是跟國際平臺合作開發(fā)的軟件,注冊的過程非常簡單。”李蘭向記者展示了APP的界面,山寨APP在圖標上仿冒了正規(guī)券商。

      通過正規(guī)券商員工身份吸引散戶關注,再將投資者引入山寨APP平臺,這只是第一步。隨后,他們放出高收益的“誘餌”,引導投資者向山寨APP中注入資金:1萬至5萬本金對應兩倍收益;6萬至20萬本金對應三倍收益;21萬至50萬本金對應4倍收益,本金越高收益越高。

      李蘭起初也對這么高的利潤半信半疑,但不法分子精心準備了話術對她進行游說:“一個地區(qū)只有一個名額,為了防止市場監(jiān)管只能操作三次!币虺垂商潛p而賺錢心切的李蘭心動了,她在對方指導下,入金30萬元進行現(xiàn)貨交易,買入焦煤、焦炭。殊不知,真金白銀全進了虛假交易平臺。 

      “無法出金”的連環(huán)套

      “一分錢沒有拿到,就是用各種理由不讓你提現(xiàn)!崩钐m準備提現(xiàn)時,對方提出了要繳15%的所得稅,稅費達到19萬元。她在群里找群友私聊,結果都說是要自己交稅才能到賬,群里又有人不斷在曬自己提現(xiàn)成功的截圖,讓她繼續(xù)放松警惕。

      “我沒錢了到處籌錢,湊了15萬,請助理幫我墊了3萬,才把稅給交了!痹诶钐m再一次申請?zhí)岈F(xiàn)時,對方又稱她的銀行卡輸入錯誤不能提現(xiàn),引發(fā)了平臺的安全系統(tǒng)問題,需要再注資5萬元。

      在這一連環(huán)套之下,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,她前后再次匯入近20萬元。一直到賬戶資金無法提出,客服消失了,微博上的“大V”也失去聯(lián)系后,李蘭這才幡然醒悟:原來自己遇上了騙子,不僅沒有賺到錢,還為此債臺高筑。

      記者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“假券商”APP騙局大體可分為三步:第一步,利用券商員工公示信息制作虛假材料,在網絡平臺打廣告“引流”;第二步,搭建虛假投資平臺,以高收益為誘餌引導開戶、注資;第三步,以無法提現(xiàn)為由,用虛假投資平臺收割受害者的血汗錢。

      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想要做出一個以假亂真的券商APP并不容易,證券類APP需要直接對接交易所數(shù)據(jù),而且證券類APP涉及銀證轉賬,銀行方面也具備詐騙自動識別功能。因此,一方面,詐騙團伙主要盯準財經知識相對匱乏的群眾;另一方面,詐騙團伙的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個人銀行賬戶,以分批小額匯款躲避監(jiān)管對資金去向的追蹤。

      此類“假券商”騙局如今并不少見,近期,多家證券公司公開發(fā)聲,已經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批“假券商”。

      今年1月至今,已有26家券商在中國證券業(yè)協(xié)會官網發(fā)布被假冒的聲明。中信證券、國信證券、東海證券、中山證券等公司均表示,接到了投資者舉報,發(fā)現(xiàn)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的名義,誘導投資者通過非法鏈接進行轉賬或交易,從事非法證券活動。

      受訪人士認為,“假券商”的危害不容小覷,目前已經成為主要的侵財類犯罪之一。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懷濤說,仿冒各大券商和金融平臺的APP屬于高危詐騙類型,相較于傳統(tǒng)詐騙犯罪具有犯罪成本低、涉案金額大、迷惑性隱蔽性強以及可以對大范圍人群進行非接觸式詐騙等特點,嚴重影響群眾的財產保障、金融安全。

      各方須形成合力整治

      李蘭選擇了報警,但是現(xiàn)實中維權充滿了困難。她說:“我現(xiàn)在就希望,能通過我的經歷讓更多投資者警惕這種套路!

      受訪人士認為,要想從根子上打擊、整治“假券商”黑色產業(yè)鏈,目前難度較大。上海星秀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強表示,一是不法分子通過二維碼下載、瀏覽器頁面下載等方式規(guī)避監(jiān)管;二是部分手機應用商店、公共平臺等對APP審核“寬松軟”;三是不法分子在當前法律法規(guī)中“鉆空子”。

      對此,專家建議從三方面行動:一是開展集中整治行動。公安部、證監(jiān)會、銀保監(jiān)會、網信辦等相關部門應建立聯(lián)合整治小組,對“假券商”開展集中打擊。同時,要提升日常監(jiān)管的科技水平,從事前、事中階段就介入“假券商”詐騙案件中,并加強常態(tài)化打擊力度。

      二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。王懷濤認為,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明確此種情形該如何處罰網絡平臺。然后,有關部門據(jù)此壓緊夯實網絡平臺的審核責任,特別是對APP的上架、推廣,要加強審核,并對身份信息造假的用戶賬號做好重點監(jiān)測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要立即查處,并及時提醒群眾進行防范。

      三是加強投資者教育。郭強建議,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加強宣傳教育力度,通過以案說法、重點人群宣講、揭露詐騙套路等方式,教育投資者不斷提高防騙能力。

    文章編輯:楊銘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沒有了
  • 焦作網免責聲明:

    本網所有稿件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如有異議請聯(lián)系我們即可處理。
    刊發(fā)、轉載的稿件,作者可聯(lián)系本網申領稿酬。


    賬戶5天“漲”4倍,錢卻取不出!“假券商”新騙局,警惕!
    2023-4-3 9:16:40    來源:上海證券報

     “我的積蓄全都搭進去了,還欠了一大筆債,我得挺住把欠的錢還上!痹颇鲜←惤杏绖倏h的李蘭(化名)在向記者自述經歷時幾度哽咽。今年1月,她下載了假券商APP進行投資,最后被騙了50余萬元。

      “按他的指導只漲不跌,賬戶里的錢一路上漲4倍!”李蘭記得很清楚,她從1月3日16:30開始操作,到1月7日的21:30賬戶就達到4倍的盈利,短短5天的時間里,賬戶金額超過了150萬元。

      對于很多和李蘭一樣的受害人來說,他們以為自己的資金是打入了交易平臺,可實際上,該平臺并沒有接入到真實的證券市場,資金也沒有進入正規(guī)的第三方存管銀行賬戶,而是直接轉入了騙子的私人賬戶。

      記者觀察到,在網絡的多個投訴平臺上,這類“假券商”APP平臺詐騙的相關投訴比比皆是。不法分子以團伙作案為主,精心設下連環(huán)騙局:從精準獲取投資者信息,到“李鬼”假扮券商員工、分析師吸引投資者入局,再到搭建虛假投資平臺收割投資者的血汗錢。

      業(yè)內人士認為,“假券商”型詐騙迷惑性高、隱蔽性強、涉案金額較大,不僅騙走了許多群眾的血汗錢,還擾亂了正常的投資理財秩序,建議多方合力整治“假券商”亂象。

      誘導下載假券商APP

      “他說他在券商工作,在群里把職業(yè)編號都發(fā)了出來,我去中證協(xié)官網上核對過,確實是那個編號!弊苑Q券商員工的不法分子利用公示信息博取了李蘭的信任。

      在他的指導下,李蘭掃描二維碼下載了一個交易軟件!八麄冋f這是跟國際平臺合作開發(fā)的軟件,注冊的過程非常簡單!崩钐m向記者展示了APP的界面,山寨APP在圖標上仿冒了正規(guī)券商。

      通過正規(guī)券商員工身份吸引散戶關注,再將投資者引入山寨APP平臺,這只是第一步。隨后,他們放出高收益的“誘餌”,引導投資者向山寨APP中注入資金:1萬至5萬本金對應兩倍收益;6萬至20萬本金對應三倍收益;21萬至50萬本金對應4倍收益,本金越高收益越高。

      李蘭起初也對這么高的利潤半信半疑,但不法分子精心準備了話術對她進行游說:“一個地區(qū)只有一個名額,為了防止市場監(jiān)管只能操作三次!币虺垂商潛p而賺錢心切的李蘭心動了,她在對方指導下,入金30萬元進行現(xiàn)貨交易,買入焦煤、焦炭。殊不知,真金白銀全進了虛假交易平臺。 

      “無法出金”的連環(huán)套

      “一分錢沒有拿到,就是用各種理由不讓你提現(xiàn)!崩钐m準備提現(xiàn)時,對方提出了要繳15%的所得稅,稅費達到19萬元。她在群里找群友私聊,結果都說是要自己交稅才能到賬,群里又有人不斷在曬自己提現(xiàn)成功的截圖,讓她繼續(xù)放松警惕。

      “我沒錢了到處籌錢,湊了15萬,請助理幫我墊了3萬,才把稅給交了!痹诶钐m再一次申請?zhí)岈F(xiàn)時,對方又稱她的銀行卡輸入錯誤不能提現(xiàn),引發(fā)了平臺的安全系統(tǒng)問題,需要再注資5萬元。

      在這一連環(huán)套之下,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,她前后再次匯入近20萬元。一直到賬戶資金無法提出,客服消失了,微博上的“大V”也失去聯(lián)系后,李蘭這才幡然醒悟:原來自己遇上了騙子,不僅沒有賺到錢,還為此債臺高筑。

      記者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“假券商”APP騙局大體可分為三步:第一步,利用券商員工公示信息制作虛假材料,在網絡平臺打廣告“引流”;第二步,搭建虛假投資平臺,以高收益為誘餌引導開戶、注資;第三步,以無法提現(xiàn)為由,用虛假投資平臺收割受害者的血汗錢。

      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想要做出一個以假亂真的券商APP并不容易,證券類APP需要直接對接交易所數(shù)據(jù),而且證券類APP涉及銀證轉賬,銀行方面也具備詐騙自動識別功能。因此,一方面,詐騙團伙主要盯準財經知識相對匱乏的群眾;另一方面,詐騙團伙的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個人銀行賬戶,以分批小額匯款躲避監(jiān)管對資金去向的追蹤。

      此類“假券商”騙局如今并不少見,近期,多家證券公司公開發(fā)聲,已經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批“假券商”。

      今年1月至今,已有26家券商在中國證券業(yè)協(xié)會官網發(fā)布被假冒的聲明。中信證券、國信證券、東海證券、中山證券等公司均表示,接到了投資者舉報,發(fā)現(xiàn)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的名義,誘導投資者通過非法鏈接進行轉賬或交易,從事非法證券活動。

      受訪人士認為,“假券商”的危害不容小覷,目前已經成為主要的侵財類犯罪之一。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懷濤說,仿冒各大券商和金融平臺的APP屬于高危詐騙類型,相較于傳統(tǒng)詐騙犯罪具有犯罪成本低、涉案金額大、迷惑性隱蔽性強以及可以對大范圍人群進行非接觸式詐騙等特點,嚴重影響群眾的財產保障、金融安全。

      各方須形成合力整治

      李蘭選擇了報警,但是現(xiàn)實中維權充滿了困難。她說:“我現(xiàn)在就希望,能通過我的經歷讓更多投資者警惕這種套路!

      受訪人士認為,要想從根子上打擊、整治“假券商”黑色產業(yè)鏈,目前難度較大。上海星秀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強表示,一是不法分子通過二維碼下載、瀏覽器頁面下載等方式規(guī)避監(jiān)管;二是部分手機應用商店、公共平臺等對APP審核“寬松軟”;三是不法分子在當前法律法規(guī)中“鉆空子”。

      對此,專家建議從三方面行動:一是開展集中整治行動。公安部、證監(jiān)會、銀保監(jiān)會、網信辦等相關部門應建立聯(lián)合整治小組,對“假券商”開展集中打擊。同時,要提升日常監(jiān)管的科技水平,從事前、事中階段就介入“假券商”詐騙案件中,并加強常態(tài)化打擊力度。

      二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。王懷濤認為,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明確此種情形該如何處罰網絡平臺。然后,有關部門據(jù)此壓緊夯實網絡平臺的審核責任,特別是對APP的上架、推廣,要加強審核,并對身份信息造假的用戶賬號做好重點監(jiān)測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要立即查處,并及時提醒群眾進行防范。

      三是加強投資者教育。郭強建議,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加強宣傳教育力度,通過以案說法、重點人群宣講、揭露詐騙套路等方式,教育投資者不斷提高防騙能力。

    文章編輯:楊銘 
     

    版權聲明 | 焦作日報社簡介 | 焦作網簡介 | 網上訂報 | 聯(lián)系我們
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《焦作日報》遺失聲明熱線:(0391)8797096 郵編:454002
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391)8797000 舉報郵箱:jzrbcn@163.com
    河南省“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”專項整治工作熱線:0371-65598032 舉報網站:www.henanjubao.com
   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-1
   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41120180013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1642120  地址: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(yè)·國貿大廈 


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013 電話:(0391)8797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