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_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_在线观看欧美性爱_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

  • 
    

  • 二維碼

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

    Top
   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
    時政要聞 縣區(qū)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
   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
   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
    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
     焦作晚報 “焦作+”客戶端
    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
    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
      您現在的位置: 焦作網 > 時政要聞 > 正文

    時政要聞

    《人民日報》頭版關注:河南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
    更新時間:2023-9-20 9:25:51    來源:人民日報

      河南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(打好奪取秋糧豐收這場硬仗)

      河南省桐柏縣月河鎮(zhèn)田頭,玉米青紗帳連綿,農技員華永正在田間指導農戶給玉米追肥。全縣114名農技人員下沉秋糧生產一線,為農民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務。

      淇縣中豫農業(yè)機械服務專業(yè)合作社農機大院里,各式農機整齊排列。“我們已經收到不少玉米收割訂單,這兩天抓緊檢修農機,為秋收做好準備!焙献魃缋硎麻L劉合順說。

      金秋時節(jié),行走在河南的廣袤田野,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,豐收在望的喜悅掛在農民的臉上。

     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。作為糧食生產大省,“中原糧倉”河南堅決扛穩(wěn)糧食安全重任,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,毫不放松抓好田間管理,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,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。

      增面積增密度,秋糧生產搭好“豐收架子”

      走進豫北?h傅莊村,田間綠油油的玉米迎風搖曳,財森糧食高產創(chuàng)建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付太華忙著給玉米追肥。

      今年玉米長勢如何?付太華帶著記者鉆進密密匝匝的玉米地里察看。

      “玉米能不能豐收,關鍵在‘三看’。”付太華解釋,“一看穗位,咱這玉米穗位低,抗倒伏能穩(wěn)產;二看籽粒,今年的玉米棒,一棒足足有600多粒;三看灌漿,肥水一體,籽粒飽滿,產量拿得更穩(wěn)。去年玉米畝產1300斤,今年我估計能上1600斤。”

      “良法良技跟上,玉米增產潛力大幅度挖了出來。”?h農業(yè)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介紹,今年縣里開展玉米高產競賽活動,示范玉米密植高產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,推廣增加密度、分段施肥、適時晚收等關鍵技術,帶動全縣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。

      再到豫東尉氏縣張市鎮(zhèn)尹莊村,農穗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種植基地里,一排排玉米翠綠挺拔,一壟壟大豆豆莢滿掛。合作社負責人蔡玉軍發(fā)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350余畝,“縣里的農技服務隊隊員隨叫隨到,今年預計玉米畝產能達1300斤,大豆畝產能超200斤!

      尉氏縣農業(yè)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宋志平介紹,為了讓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產糧,縣里的農技服務隊下沉到田間地頭,開展精準化服務。

      專家到田,技術到人,良法落地。今年,河南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50萬畝以上,省里的專家指導組會同當地農技人員做好指導服務,“秋糧一天不到手,指導一天不結束”。

      “社會化服務為糧食增產添動力。”尉氏縣金豐公社農業(yè)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慶濤說,今年公司托管張市鎮(zhèn)小寨村500畝玉米,標準化作業(yè),科學化管理,生產成本降低10%左右,秋糧產量預計能提高10%以上。

      社會化服務促進良技良法落地。河南通過項目資金補貼、提供優(yōu)惠貸款和技能培訓等方式,培育壯大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,健全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體系。全省已培育12.5萬個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組織,服務小農戶1575.9萬戶,高效節(jié)水滴灌、無人機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、機械化收割等良技良法得到廣泛應用。

      今年河南秋糧面積穩(wěn)定在7600萬畝以上,穩(wěn)中有增,整體長勢好于去年,種植密度明顯提高。“玉米畝均種植密度較去年增加200株以上,奪取秋糧豐收有基礎有條件!焙幽鲜∞r業(yè)農村廳總農藝師楊玉璞說。

      田管不放松,努力以秋補夏、以豐補歉

      今年河南麥收遭遇持續(xù)陰雨天氣,夏糧產量受到影響!按_保全年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,必須做好以秋補夏、以豐補歉,奮力奪取秋糧豐收!睏钣耔闭f,目前全省秋糧生產形勢總體不錯,很快就將迎來大面積收獲,必須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抓好后期管理。

      奪取秋糧豐收,田間管理是關鍵。

      河南各地全力以赴,抓好以玉米南方銹病防控和“一噴多促”為主的秋糧田間管理,55個規(guī)模糧油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縣的藥肥全部供應到位,18個省級秋糧專家指導組駐扎分包地區(qū)。各地發(fā)揮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,積極開展統(tǒng)一噴防作業(yè)。

      “防治病蟲有妙招,‘一噴多促’效果好。”淇縣高村鎮(zhèn)介屯村,沐鶴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飛手楊振杰正操作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(yè)。

      “玉米植株高大密集,農民進地不便,無人機噴防便捷又高效,防蟲、防病、追肥‘三管齊下’。”在一旁指導的淇縣農業(yè)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萬紅國說,“一噴多促”是目前玉米田管的關鍵措施,具有壯苗穩(wěn)長、灌漿鼓粒、提高單產等多重效果,預計近幾天全縣就能全面完成噴防。

      “全省玉米南方銹病發(fā)生面積近700萬畝,抓好玉米南方銹病防控是奪取秋糧豐收的關鍵一仗!睏钣耔闭f,各地統(tǒng)一開展應急防治,全面實施“一噴多促”,努力實現“蟲口奪糧”保豐收。

      周口市商水縣發(fā)力“秋補夏糧”,全面加強秋糧后期田管?h里抽調200多人組建23個農技服務小分隊,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。“有專家指導,我家的玉米進行了3次精準施肥,病蟲害防治兩遍人防、一遍機防,你瞧,現在玉米棒子多喜人!”種糧大戶邱守先說。

      奪取秋糧豐收,防災措施不可或缺。

      走在浚縣、淇縣田間,不時能看到田頭氣象站里360度全景相機和各類氣象傳感器,實時監(jiān)測農作物生長和農田環(huán)境參數。

      “氣象站的農田生態(tài)綜合協同觀測系統(tǒng),能大幅提升農業(yè)抗災減災水平。農民打開微信公眾號,就能收到農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,啥時候澆水、啥時候防災一目了然,非常實用!柄Q壁市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站長王敏介紹。

      今年,河南開展智慧農業(yè)氣象服務試點工作,建立主要糧油作物分區(qū)域、分時段、分災種的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和農業(yè)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(yè)務鏈條,為秋糧生產保駕護航。

     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(zhàn)略,“中原糧倉”根基更穩(wěn)固

      尉氏縣張市鎮(zhèn)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里,沈家村村民沈雙義掏出手機,點開智慧農業(yè)云平臺操作,只聽田頭的水肥1號井“嘀”的一聲響,汩汩清水澆灌玉米地。

      “高標準農田經過改造提升,旱能灌、澇能排,玉米產量從800斤增加到了1200多斤,今年應該能上1300斤!鄙螂p義說,高效節(jié)水灌溉、伸縮式噴灌“雙灌齊下”,農田旁建起5G基站,看著村里的種植條件越來越好,沈雙義今年初把種糧規(guī)模擴大到了100畝。

      地好多打糧。近年來,尉氏縣累計投資12.37億元,建設高標準農田90萬畝,基本實現糧田全覆蓋,項目區(qū)新增糧食產能6000萬斤以上!翱h里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建設正穩(wěn)步推進,打造高標準農田‘升級版’,每畝建設標準從1500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,推動實現從種到收全程農事信息化、標準化。”尉氏縣農業(yè)農村局副局長劉霞說。

      宋志平介紹,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,農業(yè)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85以上,畝均灌溉成本下降30元左右,單產增加400斤左右,畝均節(jié)本增效超過600元。

      “我們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,切實做到‘農田就是農田,而且必須是良田’!遍_封市委書記高建軍說,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1萬畝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7.4萬畝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(zhàn)略,力爭今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,以高質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建設,促進農業(yè)增效、農民增收,為端穩(wěn)中國飯碗作出更大貢獻。

     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。截至去年底,河南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,為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撐。到2025年,河南將力爭建成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,糧食產能達到1400億斤。

      良田配良種,多打糧、打好糧。

      ?h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里,鶴壁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小星在地里查看玉米長勢。經過比對數據,王小星的臉上露出笑容:“‘浚單565’是我們選育的玉米新品種,莖稈堅硬抗性好,籽粒飽滿品質優(yōu),表現不錯!”

      種好一半收。鶴壁市農科院加強種業(yè)創(chuàng)新,“永優(yōu)1573”“浚單1618”被遴選為2023年河南省主導玉米品種。董文全介紹,根據高標準農田的特點,選擇適應性強、抗逆性好、品質優(yōu)、產量高的玉米良種,配套應用玉米精量播種機和北斗導航系統(tǒng),全縣今年玉米平均畝產有望比去年增加10%左右。

      目前,河南省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%。河南舉全省全力支持神農種業(yè)實驗室,開展核心種源等15項技術協同攻關,進一步擦亮國產種業(yè)“芯片”。

      作為糧食生產大省,河南連續(xù)6年糧食總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。河南各地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,加強良種良田配套,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護,打造根基更穩(wěn)固的“中原糧倉”。(記者 顧仲陽 任勝利 常欽)

    截屏2023-09-20 上午8.22.27.png

    截屏2023-09-20 上午8.14.24.png

    文章編輯:劉鳴捷 
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:

    本網所有稿件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。
    刊發(fā)、轉載的稿件,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。


    《人民日報》頭版關注:河南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
    2023-9-20 9:25:51    來源:人民日報

      河南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(打好奪取秋糧豐收這場硬仗)

      河南省桐柏縣月河鎮(zhèn)田頭,玉米青紗帳連綿,農技員華永正在田間指導農戶給玉米追肥。全縣114名農技人員下沉秋糧生產一線,為農民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務。

      淇縣中豫農業(yè)機械服務專業(yè)合作社農機大院里,各式農機整齊排列!拔覀円呀浭盏讲簧儆衩资崭钣唵,這兩天抓緊檢修農機,為秋收做好準備。”合作社理事長劉合順說。

      金秋時節(jié),行走在河南的廣袤田野,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,豐收在望的喜悅掛在農民的臉上。

     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。作為糧食生產大省,“中原糧倉”河南堅決扛穩(wěn)糧食安全重任,大力實施秋糧增產奪豐收行動,毫不放松抓好田間管理,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,努力在高基點上實現糧食生產新突破。

      增面積增密度,秋糧生產搭好“豐收架子”

      走進豫北?h傅莊村,田間綠油油的玉米迎風搖曳,財森糧食高產創(chuàng)建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付太華忙著給玉米追肥。

      今年玉米長勢如何?付太華帶著記者鉆進密密匝匝的玉米地里察看。

      “玉米能不能豐收,關鍵在‘三看’!备短A解釋,“一看穗位,咱這玉米穗位低,抗倒伏能穩(wěn)產;二看籽粒,今年的玉米棒,一棒足足有600多粒;三看灌漿,肥水一體,籽粒飽滿,產量拿得更穩(wěn)。去年玉米畝產1300斤,今年我估計能上1600斤!

      “良法良技跟上,玉米增產潛力大幅度挖了出來!笨?h農業(yè)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介紹,今年縣里開展玉米高產競賽活動,示范玉米密植高產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,推廣增加密度、分段施肥、適時晚收等關鍵技術,帶動全縣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。

      再到豫東尉氏縣張市鎮(zhèn)尹莊村,農穗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種植基地里,一排排玉米翠綠挺拔,一壟壟大豆豆莢滿掛。合作社負責人蔡玉軍發(fā)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350余畝,“縣里的農技服務隊隊員隨叫隨到,今年預計玉米畝產能達1300斤,大豆畝產能超200斤!

      尉氏縣農業(yè)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宋志平介紹,為了讓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產糧,縣里的農技服務隊下沉到田間地頭,開展精準化服務。

      專家到田,技術到人,良法落地。今年,河南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150萬畝以上,省里的專家指導組會同當地農技人員做好指導服務,“秋糧一天不到手,指導一天不結束”。

      “社會化服務為糧食增產添動力!蔽臼峡h金豐公社農業(yè)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慶濤說,今年公司托管張市鎮(zhèn)小寨村500畝玉米,標準化作業(yè),科學化管理,生產成本降低10%左右,秋糧產量預計能提高10%以上。

      社會化服務促進良技良法落地。河南通過項目資金補貼、提供優(yōu)惠貸款和技能培訓等方式,培育壯大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,健全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體系。全省已培育12.5萬個農業(yè)社會化服務組織,服務小農戶1575.9萬戶,高效節(jié)水滴灌、無人機統(tǒng)防統(tǒng)治、機械化收割等良技良法得到廣泛應用。

      今年河南秋糧面積穩(wěn)定在7600萬畝以上,穩(wěn)中有增,整體長勢好于去年,種植密度明顯提高!坝衩桩均種植密度較去年增加200株以上,奪取秋糧豐收有基礎有條件。”河南省農業(yè)農村廳總農藝師楊玉璞說。

      田管不放松,努力以秋補夏、以豐補歉

      今年河南麥收遭遇持續(xù)陰雨天氣,夏糧產量受到影響!按_保全年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,必須做好以秋補夏、以豐補歉,奮力奪取秋糧豐收。”楊玉璞說,目前全省秋糧生產形勢總體不錯,很快就將迎來大面積收獲,必須環(huán)環(huán)緊扣抓好后期管理。

      奪取秋糧豐收,田間管理是關鍵。

      河南各地全力以赴,抓好以玉米南方銹病防控和“一噴多促”為主的秋糧田間管理,55個規(guī)模糧油種植主體單產提升項目縣的藥肥全部供應到位,18個省級秋糧專家指導組駐扎分包地區(qū)。各地發(fā)揮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,積極開展統(tǒng)一噴防作業(yè)。

      “防治病蟲有妙招,‘一噴多促’效果好!变靠h高村鎮(zhèn)介屯村,沐鶴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飛手楊振杰正操作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(yè)。

      “玉米植株高大密集,農民進地不便,無人機噴防便捷又高效,防蟲、防病、追肥‘三管齊下’!痹谝慌灾笇У匿靠h農業(yè)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萬紅國說,“一噴多促”是目前玉米田管的關鍵措施,具有壯苗穩(wěn)長、灌漿鼓粒、提高單產等多重效果,預計近幾天全縣就能全面完成噴防。

      “全省玉米南方銹病發(fā)生面積近700萬畝,抓好玉米南方銹病防控是奪取秋糧豐收的關鍵一仗!睏钣耔闭f,各地統(tǒng)一開展應急防治,全面實施“一噴多促”,努力實現“蟲口奪糧”保豐收。

      周口市商水縣發(fā)力“秋補夏糧”,全面加強秋糧后期田管?h里抽調200多人組建23個農技服務小分隊,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!坝袑<抑笇,我家的玉米進行了3次精準施肥,病蟲害防治兩遍人防、一遍機防,你瞧,現在玉米棒子多喜人!”種糧大戶邱守先說。

      奪取秋糧豐收,防災措施不可或缺。

      走在?h、淇縣田間,不時能看到田頭氣象站里360度全景相機和各類氣象傳感器,實時監(jiān)測農作物生長和農田環(huán)境參數。

      “氣象站的農田生態(tài)綜合協同觀測系統(tǒng),能大幅提升農業(yè)抗災減災水平。農民打開微信公眾號,就能收到農用天氣預報和氣象災害風險預警,啥時候澆水、啥時候防災一目了然,非常實用!柄Q壁市農業(yè)氣象試驗站站長王敏介紹。

      今年,河南開展智慧農業(yè)氣象服務試點工作,建立主要糧油作物分區(qū)域、分時段、分災種的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和農業(yè)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(yè)務鏈條,為秋糧生產保駕護航。

     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(zhàn)略,“中原糧倉”根基更穩(wěn)固

      尉氏縣張市鎮(zhèn)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里,沈家村村民沈雙義掏出手機,點開智慧農業(yè)云平臺操作,只聽田頭的水肥1號井“嘀”的一聲響,汩汩清水澆灌玉米地。

      “高標準農田經過改造提升,旱能灌、澇能排,玉米產量從800斤增加到了1200多斤,今年應該能上1300斤!鄙螂p義說,高效節(jié)水灌溉、伸縮式噴灌“雙灌齊下”,農田旁建起5G基站,看著村里的種植條件越來越好,沈雙義今年初把種糧規(guī)模擴大到了100畝。

      地好多打糧。近年來,尉氏縣累計投資12.37億元,建設高標準農田90萬畝,基本實現糧田全覆蓋,項目區(qū)新增糧食產能6000萬斤以上!翱h里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建設正穩(wěn)步推進,打造高標準農田‘升級版’,每畝建設標準從1500元提升到3000元以上,推動實現從種到收全程農事信息化、標準化。”尉氏縣農業(yè)農村局副局長劉霞說。

      宋志平介紹,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,農業(yè)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.85以上,畝均灌溉成本下降30元左右,單產增加400斤左右,畝均節(jié)本增效超過600元。

      “我們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,切實做到‘農田就是農田,而且必須是良田’!遍_封市委書記高建軍說,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1萬畝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7.4萬畝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(zhàn)略,力爭今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,以高質高效的高標準農田建設,促進農業(yè)增效、農民增收,為端穩(wěn)中國飯碗作出更大貢獻。

     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。截至去年底,河南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,為糧食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撐。到2025年,河南將力爭建成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(qū),糧食產能達到1400億斤。

      良田配良種,多打糧、打好糧。

      浚縣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方里,鶴壁市農科院副院長王小星在地里查看玉米長勢。經過比對數據,王小星的臉上露出笑容:“‘浚單565’是我們選育的玉米新品種,莖稈堅硬抗性好,籽粒飽滿品質優(yōu),表現不錯!”

      種好一半收。鶴壁市農科院加強種業(yè)創(chuàng)新,“永優(yōu)1573”“浚單1618”被遴選為2023年河南省主導玉米品種。董文全介紹,根據高標準農田的特點,選擇適應性強、抗逆性好、品質優(yōu)、產量高的玉米良種,配套應用玉米精量播種機和北斗導航系統(tǒng),全縣今年玉米平均畝產有望比去年增加10%左右。

      目前,河南省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%。河南舉全省全力支持神農種業(yè)實驗室,開展核心種源等15項技術協同攻關,進一步擦亮國產種業(yè)“芯片”。

      作為糧食生產大省,河南連續(xù)6年糧食總產量穩(wěn)定在1300億斤以上。河南各地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,加強良種良田配套,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護,打造根基更穩(wěn)固的“中原糧倉”。(記者 顧仲陽 任勝利 常欽)

    截屏2023-09-20 上午8.22.27.png

    截屏2023-09-20 上午8.14.24.png

    文章編輯:劉鳴捷 
     

    版權聲明 | 焦作日報社簡介 | 焦作網簡介 | 網上訂報 | 聯系我們
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《焦作日報》遺失聲明熱線:(0391)8797096 郵編:454002
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(0391)8797000 舉報郵箱:jzrbcn@163.com
    河南省“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”專項整治工作熱線:0371-65598032 舉報網站:www.henanjubao.com
   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-1
   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41120180013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1642120  地址: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(yè)·國貿大廈 


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版權所有: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1120180013 電話:(0391)8797000